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日本山洋电机中国区域服务商    

冷却风扇|功率调节器|伺服系统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提供一些关于PLC梯形图编程的实际案例或项目经验!
新闻中心
提供一些关于PLC梯形图编程的实际案例或项目经验!
发布时间:2025-10-07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以下结合工业现场常见的设备控制场景(如自动上下料、包装机、机床辅助控制等),补充 6 个更贴近实际应用的 PLC 梯形图编程案例,包含具体逻辑设计思路、易错点及项目落地经验,适用于三菱、西门子等主流 PLC。

一、自动上下料机械手(传感器与步进电机联动)

场景: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,流程为 “待机→检测料仓有料→机械手下降→抓取工件→上升→移动到机床→下降→释放→复位”。

I/O 分配(三菱 FX3U):

  • 输入:启动 X0、急停 X1、料仓有料 X2(光电)、机械手下降到位 X3(限位)、抓取确认 X4(压力传感器)、上升到位 X5、机床位 X6、释放确认 X7

  • 输出:下降电磁阀 Y0、上升电磁阀 Y1、抓取电磁阀 Y2、步进电机脉冲 Y3、方向 Y4、报警灯 Y5

核心梯形图逻辑(状态机设计):

ladder

// 状态初始化(M0=待机,M1~M8对应各步骤)
LD    M8002          // 上电初始化
SET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初始状态:待机

// 待机→下降(条件:启动+有料)
LD    M0
AND   X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启动
AND   X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料仓有料
SET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进入下降状态
RST   M0

// 下降→抓取(到位后触发)
LD    M1
AND   X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下降到位
OUT   Y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抓取电磁阀动作
SET   M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进入抓取状态
RST   M1

// 抓取→上升(确认抓取后)
LD    M2
AND   X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抓取确认(压力达标)
OUT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上升电磁阀
SET   M3
RST   M2

// 后续步骤(上升到位→移动到机床→下降→释放→复位)逻辑类似,均通过状态位M4~M8连锁
// 急停处理(任意状态触发急停,复位所有输出)
LD    X1
RST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复位所有状态
RST   Y0
RST   Y1
// ... 复位其他输出
SET   Y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报警灯亮

项目经验:

  1. 状态机优势:用中间继电器 M0~M8 划分动作步骤,前一步未完成则无法进入下一步(如未抓取确认,机械手不会上升),避免动作混乱。

  2. 传感器冗余:抓取确认同时用 “下降到位 X3” 和 “压力传感器 X4”,防止因单一传感器故障导致漏抓。

  3. 步进电机控制:脉冲输出 Y3 需配合 PLS 指令(三菱)或运动控制块(西门子),方向 Y4 提前 10ms 输出,避免丢步。

二、全自动包装机(定时与计数闭环控制)

场景:零食包装机,流程为 “送膜→封口(2 秒)→切刀动作→计数,每包 10 个产品,满 100 包停机报警”。

I/O 分配(西门子 S7-1200):

  • 输入:启动 X0、产品到位 X1(光电)、膜用完 X2(光电)、复位 X3

  • 输出:送膜电机 Y0、封口加热 Y1、切刀 Y2、满包报警 Y3

  • 定时器:T0(封口延时 2 秒)

  • 计数器:C0(产品计数,每包 10 个)、C1(总包装计数,100 包)

核心逻辑:

ladder

// 启动与送膜(膜未用完时)
LD    X0
AN    X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膜未用完
AN    C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未满100包
LPS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分支开始
= 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送膜电机运行
LPP
EU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上升沿触发产品计数准备
=     M0

// 产品计数(每10个触发包装)
LD    M0
AND   X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产品到位
CTU   C0, 10         // 计满10个
LD    C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计数到10
= 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触发包装动作

// 包装动作(封口→切刀)
LD    M1
=  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封口加热
TON   T0, 2000       // 延时2秒(2000ms)
LD    T0
=     Y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切刀动作(0.5秒后复位)
TON   T1, 500
LD    T1
R     C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复位产品计数
R 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复位包装触发
CTU   C1, 100        // 总包装计数+1

// 满100包停机报警
LD    C1
=     Y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报警
R 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停止送膜

项目经验:

  1. 计数边沿触发:用 EU(上升沿)确保每个产品只计数 1 次,避免光电传感器持续导通导致多计数。

  2. 异常处理:膜用完 X2 触发时,立即停止送膜并报警,同时复位 C0(避免半包产品残留)。

  3. 动作时序:切刀动作需在封口完成后执行(T0 延时),且切刀动作时间(T1=500ms)需短于送膜周期,防止包装错位。

三、机床冷却系统(液位与温度联锁控制)

场景:数控机床冷却泵,要求 “液位低于下限或温度超上限时,停止冷却泵并报警;液位恢复后需手动复位”。

I/O 分配(三菱 FX5U):

  • 输入:冷却泵启动 X0、液位下限 X1(常闭,液位低时断开)、温度上限 X2(常闭,超温时断开)、复位 X3

  • 输出:冷却泵 Y0、报警灯 Y1

  • 中间继电器:M0(故障锁定)

核心逻辑:

ladder

// 启动与运行(无故障时)
LD    X0
AN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无故障锁定
AN    X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液位正常(X1常闭导通)
AN    X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温度正常
= 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冷却泵运行

// 故障检测与锁定(液位低或超温)
LD    X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液位低于下限(X1断开→常闭触点导通)
OR    X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温度超上限
S     M0, 1          // 置位故障锁定(保持报警)

// 报警与停机
LD    M0
=  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报警灯亮
R 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停止冷却泵

// 故障复位(需液位和温度恢复正常后)
LD    X3
AN    X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液位已恢复
AN    X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温度已恢复
R     M0, 1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复位故障锁定

项目经验:

  1. 故障锁定必要性:用 M0 锁定故障状态,即使液位 / 温度短暂恢复,也需手动复位,防止设备频繁启停。

  2. 传感器类型选择:液位下限 X1 用常闭触点(故障时断开→程序中触发报警),避免传感器断线时误判为 “正常”(断线 = 常闭触点断开,触发报警)。

四、立体车库自动存取车(位置闭环与互锁)

场景:小型立体车库,存车流程 “入口检测有车→升到位→横移到空位→降到位;取车流程相反,且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动作”。

I/O 分配(西门子 S7-1200):

  • 输入:存车 X0、取车 X1、入口有车 X2、升到位 X3、降到位 X4、空位检测 X5、急停 X6

  • 输出:上升 Y0、下降 Y1、横移 Y2、入口指示灯 Y3(禁止同时进车)

核心逻辑(互锁关键):

ladder

// 存车与取车互锁(同一时间只能一个动作)
LD    X0
AN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取车状态未激活
= 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存车状态激活
LD    X1
AN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存车状态未激活
= 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取车状态激活

// 存车流程
LD    M0
AND   X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入口有车
AND   X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有空位
= 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上升
LD    X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升到位
=     Y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横移到空位
// ... 后续下降逻辑(略)

// 入口禁止逻辑(动作执行时,禁止进车)
LD    M0
OR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存车或取车中
=     Y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入口指示灯亮(禁止进车)

// 急停与复位
LD    X6
R     M0
R 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复位所有动作状态

项目经验:

  1. 动作互锁:用 M0(存车)和 M1(取车)实现互锁,避免 “升 / 降”“横移” 同时动作导致机械碰撞。

  2. 位置确认:每个动作(上升、横移)必须有到位信号(X3、X5),否则停止并报警,防止过行程。

五、消毒设备(时间序列控制)

场景:医疗器械消毒机,流程 “关门→抽真空(30 秒)→加热消毒(5 分钟)→通风(2 分钟)→完成”,中途开门立即停止。

I/O 分配(三菱 FX3U):

  • 输入:关门到位 X0(常闭,门开时断开)、启动 X1、急停 X2

  • 输出:抽真空阀 Y0、加热管 Y1、通风扇 Y2、完成指示灯 Y3

  • 定时器:T0(抽真空 30 秒)、T1(消毒 5 分钟 = 300 秒)、T2(通风 2 分钟 = 120 秒)

核心逻辑(时序与安全联锁):

ladder

// 启动条件:门已关+无急停
LD    X1
AND   X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关门到位(X0常闭导通)
AND   X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急停正常
SET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启动标志

// 抽真空阶段(M0=ON且未完成)
LD    M0
AN    T0
OUT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抽真空阀
TON   T0, 300        // 30秒(100ms时基,K300=30秒)

// 消毒阶段(抽真空完成后)
LD    T0
AN    T1
OUT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加热消毒
TON   T1, 3000       // 5分钟(K3000=300秒)

// 通风阶段(消毒完成后)
LD    T1
AN    T2
OUT   Y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通风扇
TON   T2, 1200       // 2分钟(K1200=120秒)

项目经验:

  1. 时序连贯性:用定时器串联(T0 完成→T1 启动)确保流程按顺序执行,前一步未完成则无法进入下一步。

  2. 安全联锁:门状态 X0(常闭)串联在所有输出回路,门打开时立即切断加热、抽真空等危险动作,符合安全规范

通用编程与项目落地经验

  1. 逻辑 “模块化”:将复杂流程拆分为 “启动模块”“动作模块”“报警模块”,每个模块用中间继电器隔离,方便单独调试。

  2. “先模拟后接线”:用 PLC 仿真软件(如三菱 GX Works3 的仿真功能)先测试逻辑,确认无误后再接线,减少现场调试时间。

  3. 冗余设计:关键动作(如抓取、定位)增加 “超时检测”(如 3 秒未到位则报警),避免设备卡死。

  4. 文档规范:输出 “IO 分配表”“动作时序图”“故障代码表”,方便后期维护人员快速排查问题(如 Y0 无输出时,先查 X0 是否闭合、M0 是否激活)。

这些案例的核心是 “用触点串联实现条件判断,用线圈 / 定时器 / 计数器控制状态转换”,同时结合现场设备的机械特性(如动作时间、安全要求)设计逻辑,确保 “程序可靠、调试高效、维护方便”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