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三菱PLC(如FX3U、Q系列)中调整PID参数时,需结合控制对象特性(如电机速度、温度、压力等)和系统响应要求,通过经验法或试凑法逐步优化参数。以下是关键参数的调整原则、步骤及工程实例:
一、PID参数核心作用
比例增益(P/Kp)
P值过大:速度超调严重,可能伴随机械振动。
P值过小:速度爬升缓慢,对负载变化反应迟钝。
作用:决定系统响应速度,增大P值可加快响应,但过大会导致超调和振荡。
电机控制建议值:起始值10-30(如卷绕机项目中从120降至50后系统稳定)。
现象:
积分时间(I/Ti)
Ti值过大:到达设定值时间过长。
Ti值过小:系统容易振荡,速度不稳定。
作用:消除稳态误差,使实际值达到设定值。减小Ti值可加快误差消除,但过小会导致振荡。
电机控制建议值:起始值20-50秒(如卷绕机项目中从5秒增至15秒后消除稳态误差)。
现象:
微分时间(D/Td)
Td值过大:对扰动响应变慢。
Td值过小:系统对扰动敏感,可能产生高频振荡。
作用:预测系统变化趋势,提前调整输出以抑制超调。增大Td值可增强抑制效果,但过大可能对扰动反应迟钝。
电机控制建议值:起始值0-1秒(通常较小或为0,如卷绕机项目中未使用微分控制)。
现象:
二、PID参数调整步骤
确定比例增益(P)
关闭积分(I=0)和微分(D=0),仅保留比例控制。
从小到大逐步增大P值,直至系统出现轻微振荡;再反向减小P值至振荡消失,记录此时P值的60%-70%作为初始值。
确定积分时间(I)
保持P值不变,从大到小逐步减小I值,直至系统出现振荡;再反向增大I值至振荡消失,记录此时I值的150%-180%作为初始值。
引入微分时间(D)
保持P和I值不变,从小到大逐步增大D值,观察系统响应。
若系统对扰动反应过度,可适当增大D值以抑制超调;若响应迟钝,则减小D值或保持为0。
系统空载与带载联调
在空载和带载条件下分别测试系统响应,微调PID参数直至满足要求(如超调量≤5%、稳态误差≤1%)。
三、工程实例:电机速度PID控制
项目背景:卷绕机需根据卷径变化自动调整电机速度,保持恒定张力。
问题:
启动时电机加速过快,导致材料拉断。
卷径变化时速度调整不够平滑。
系统对扰动(如材料接头)反应过度。
解决方案:
P值从120降至50,减少超调和振荡。
I值从5秒增至15秒,消除稳态误差。
未使用微分控制(D=0),避免对扰动过度敏感。
增加软启动功能:通过斜坡函数逐步增加速度设定值,避免加速过快。
调整PID参数:
引入前馈控制:根据卷径变化预先计算速度变化量,提升响应速度。
效果:
系统启动平稳,卷径变化时速度调整平滑。
不良率降低约70%,生产效率显著提升。
四、PID参数调整工具与技巧
自动调谐功能:
三菱PLC(如FX3U)支持PID自整定功能,通过注入测试信号自动计算最优参数。
使用条件:系统需稳定运行,且被控对象动态特性明确(如温度、压力控制)。
经验数据参考:
温度控制:P=20%-60%,I=180-600秒,D=3-180秒。
压力控制:P=30%-70%,I=24-180秒。
流量控制:P=40%-100%,I=6-60秒。
监控与调试:
使用PLC编程软件(如GX Works2)监控实时数据(设定值、实际值、偏差值)。
通过趋势图观察系统响应,快速定位参数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