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日本山洋电机中国区域服务商    

冷却风扇|功率调节器|伺服系统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伺服运动速度估算!
新闻中心
伺服运动速度估算!
发布时间:2025-08-12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伺服运动速度的估算需结合系统参数、控制方式及动态特性,通过理论公式计算、动态参数调整、实时估算方法或工程经验法实现,具体估算方式如下:

一、基于系统参数的理论计算

  1. 基础公式
    伺服电机的理论速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

速度(转/分钟)=编码器线数×电机极对数60×减速比×脉冲数

  • 减速比:减速装置输出轴转速与电机轴转速的比值(如10:1表示电机转10圈,输出轴转1圈)。

  • 脉冲数:控制器发送给驱动器的脉冲数量,通常一个脉冲对应电机转动一个步进角度(如1.8°或0.9°)。

  • 编码器线数:编码器一圈产生的脉冲数量(如500线编码器一圈产生500个脉冲)。

  • 电机极对数:电机的磁极数量(通常为2、4、6等整数)。

  1. 应用场景
    该公式适用于静态或低动态场景下的速度估算,但实际运行中需考虑摩擦、惯性、负载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误差。例如,电机额定转速为3000r/min(50Hz),编码器每转2500个脉冲,若需在5秒内驱动工件移动1米,需通过脉冲数与速度的换算确定实际运行参数。

二、动态参数调整与估算

  1. 电子齿轮比与编码器分辨率

    • 电子齿轮比:通过调整电子齿轮比(如分子/分母)可改变脉冲当量,即每个脉冲对应的位移量。

    • 编码器分辨率:电子齿轮比为1:1时,编码器分辨率直接决定电机转动一圈所需的脉冲数。

    • 公式

速度=导程×(电子齿轮比分子/分母编码器分辨率)×脉冲速度

其中,导程为电机转动一圈物体的位移量(如丝杠螺距为5mm时,导程为5mm)。

2. 动态调整
通过实时调整电子齿轮比或脉冲频率,可动态估算并控制电机速度。例如,在需要快速加速或减速的场景中,通过提高脉冲频率可缩短加速时间,但需确保不超过电机最大转速和扭矩限制。

三、实时估算方法

  1. 观测器法
    结合控制系统模型与霍尔信号处理,通过观测器(如滑模观测器、龙伯格观测器)从离散信号中提取高精度转子位置和速度值。该方法适用于低分辨率传感器(如霍尔传感器)场景,估算精度高且抗噪声能力强。

  2. 滤波器法与插值法

    • 滤波器法:通过低通滤波器平滑霍尔信号,减少噪声干扰,但可能引入相位滞后。

    • 插值法:利用线性或二次多项式插值对离散霍尔信号进行拟合,估算连续位置和速度。例如,平均速度法通过线性插值计算一个电周期内的平均速度,但估算结果含较高噪声且滞后实际值。

四、工程经验与简化估算

  1. 经验公式
    在初步选型或快速估算时,可采用经验公式:

N=导程×减速比V

其中,N为电机转速(rpm),V为负载需求速度(如30m/min),导程和减速比根据机械传动系统确定。例如,若导程为20mm、减速比为1:1,则电机转速需1500rpm以满足30m/min的负载速度。

  1. 安全系数与冗余设计
    实际估算中需考虑安全系数(如1.2~1.5倍),以应对负载突变、摩擦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。例如,计算扭矩时需包含负载摩擦力矩和加速力矩,并预留安全余量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